工业复古风、文创基地、时尚生活空间、网红打卡地……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一个园区,就成为了多元场景的“集合地”。
今天,让我们一起到几个园区,见证带有强烈工业风的历史建筑的重生,体会它们的别样之美。
红砖老仓库里的文创公园
一排排经过整体打造的loft风格工业遗址建筑群;红砖的仓库左右呈中轴对称,屋顶造型独特,回廊宽缓伸展,有檐部、墙身、勒脚“三段式”结构,为典型的苏式建筑;现代风格的工业雕塑和喷泉点缀其间。
禾创药业仓库位于成华区二仙桥西片区,它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,原为成都市医药采购站储备仓库。占地32亩,总建筑面积约12606平方米,不仅是当时重要的医疗药品、物资中转地,也是近代为数不多的大型药业仓库。2019年10月,入选《成都市第十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》。
现在,这里被改造成了文创公园。作为以文化娱乐为核心的公园式产业生态园区,这里有音乐演出场馆、文创产业基地、泛娱乐产业基地等项目,为热爱多元文化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。
百年军工厂变身“文创工厂”
满墙油绿的爬山虎、弹药箱改装的花木箱,还有一排排青砖青瓦的厂房车间和小楼一一在这里,首先映入眼帘的,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。
这里就是白药厂旧址。它建于1906年,是清政府在四川最早设立的军工厂。药厂建筑由德国建筑师设计,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。新中国成立后用作厂房,现存一栋办公楼和三栋厂房。它不仅是洋务运动时期典型的工业建筑,也是成都地区仅存的清末工业建筑群,见证了成都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展历史,是成都现存极其稀缺的洋务运动的实物遗存,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,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。2018年1月,入选《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》。
如今,昔日的老旧厂房有了新的身份——创意工厂。老厂房内部注入了新的文创元素,咖啡餐饮、花艺陶瓷、古法造纸博物馆、摄影工作室、运动体验馆等各类文创企业在此云集。百年历史建筑与现代设计相结合,新老交织,却又非常和谐。
峨影厂里的“电影主题公园”
走进峨影厂大门,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“峨眉电影制片厂”厂牌映入眼帘。沙灰墙老式小楼,三栋相连的厂房,参天的银杏树……影厅里的各个年代的摄影机,天花板上的白灰色的电影胶片盘,仿佛在向观众诉说着岁月如歌,光影如梭。历史的胶片依然在放映,留住了时光凝住了色彩。
峨眉电影制片厂厂房位于青羊区清江东路360号,建于1966年,建筑面积2304平方米,占地面积2304平方米,砖混结构。厂房由三座摄影棚组成,一座已改建成巨幕厅,另两座分别改造为影视体验秀的演出场所,以及多功能摄影棚。峨影厂是四川第一个电影制片厂,也是当时全国六大电影制作基地之一,先后拍摄了《焦裕禄》《让子弹飞》《观音山》《红海行动》等优秀影片,培养出了米家山、韩三平等知名导演,张国立、张丰毅、潘虹、欧阳奋强等著名演员。峨影厂见证了四川电影业的发展历史,是成都重要的工业遗产,同时也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缩影。2019年1月,入选《成都市第十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》。
2011年,峨影厂利用原有资源,由著名艺术家、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负责整体规划设计,全方位打造了国内首个园林式影城——峨影1958电影城。总占地11000平方米,其中影厅面积3800平方米,园林庭院景观面积7000平方米。影城最大限度地利用峨影厂上世纪积累的历史文化元素,11个放映厅都是由峨影厂中专业的洗印车间、混录棚、音乐棚、录音车间等改造修建。它不仅是一座影城,更是一座电影主题公园。
当前,我市正加快世界文化名城建设。而自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以来,我市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这些工业遗址老建筑的历史风貌;通过内部改造和业态植入,营造出多元场景,赋予了其新的城市功能。
来源:成都日报·锦观新闻